“贯标”指执行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国家标准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,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,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。标准号为GB/T29490-2013。
1.贯标奖励:各省市均发布相关政策通知,对实施知识产权贯标的企业进行奖励,如山东济南,奖励10万元;烟台市首批贯标企业奖励20万元。
2.项目申报机会:作为我国第一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,贯标的实施将是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基本条件,也是企业申请科技项目的前提条件。
3.高资质认证:知识产权局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《关于全面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》的通知(国办发管字〔2015〕44号)指出:“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管理办法,将认证情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重要参考条件,积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认证与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衔接。”
4.技术市场交易:通过技术贸易许可转让他人,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。
5.融资: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,在企业融资上市、投资并购、企业销售等资产运营中获得更大收益。
6.风险防范: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,规避或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或法律风险,如商业秘密、专利保护、对外贸易、海外维权等。
申请复审的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:
(一)建立符合《标准》要求的制度文件;
(二)按《标准》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运行三个月以上;
(三)完成内部审计和管理评审;
(四)至少有一名经理通过了《标准》培训考试。
(一)贯标进程
贯标流程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:贯标启动、调查诊断、制度建设、手册编制、出版宣传、实施运行、内部审核、管理评审。
1.贯标启动:成立企业贯标工作组,制定企业贯标工作计划,召开企业贯标启动会,对主要参与部门和人员进行贯标相关培训。
2.调查诊断: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、组织结构和相关制度,诊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。
3.制度建设: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政策和目标,规划企业知识产权功能框架,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。
4.手册编制:编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,编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、控制程序和记录表。
5.出版宣传:颁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、制度、程序和形式,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宣传和宣传培训,引导各部门、各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。
6.实施运行:运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,填写系统运行记录,定期监控系统运行情况。
7.内部审计:企业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审计,对审计中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。
8.管理评审:企业高级管理层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现状、适宜性、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政策和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。
(2)认证过程
1.申请:向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交书面申请,并按要求提交全部材料。
2.申请受理: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材料进行基本审核后受理申请,并与申请人签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合同。
3.阶段审计:主要是指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计,出具列明存在问题的审计报告。
4.第二阶段审核:企业对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后,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第二次审核,主要以现场审核的形式进行,并出具审核报告,列出不符合项。
5.认证决定:根据企业不符合项的纠正实施和跟踪结果,确定企业是否符合“要求”,决定是否通过认证。
6.发证:向获证企业颁发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证书并公告。
7.监督评价:每年对取得证书的企业进行监督评价,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运行。
上一篇:知识产权贯标什么意思?
本文标题: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贯标有什么条件?,收录于可汗国际:新闻资讯栏目,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、分享,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;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“贯标”指执行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国家标准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...